行业资讯

MBR在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中的应用
2018-06-21

  膜生物反应器(MBR)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近年来污水处理及回用领域的新技术之一。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技术在海内外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剖析了膜组件性能、混淆液特性与操作参数等方面对膜污染形成的影响,指出了预防和控制膜污染的步伐,其中包括膜组件自身优化设计、改善工艺运行条件及其膜污染的清洗,最后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前景。

  1、MBR技术在海内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我国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生长速度很快。1991年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进行的综述,介绍了MBR在日本的研究状况,这是我国学者对膜生物反应器做的较早的报道。随后,众多学者进行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1995年,樊耀波将MBR用于石油化工污水净化的研究,研制出一套实验室规模的好氧疏散式MBR。

  从1995年以来,我国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事情开始全面展开,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情况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特性、膜通量的影响因素、膜污染的避免与清洗等方面做了大宗细致的研究事情。2000年,顾平接纳国产中空纤维膜对生活污水做了中试规模的MBR研究,结果标明:MBR工艺出水悬浮物为零,细菌总数优于饮用水标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高于95%,出水可直接回用。2001年,张立秋等对一体式MBR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设计参数HRT、SRT等进行了理论推导,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对膜梗塞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出了膜内部生物梗塞的保存。

  虽然,我国在MBR技术的研究探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结果,可是同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试验水平还比较落后,由于国产膜组件的种类较少,膜质量较差,寿命通常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保存一定的问题。虽然在我国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已有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设计完善、运行良好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还未见报道。

2.MBR工艺的分类

  膜生物反应器主要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两个部分的组成;谀ぷ榧与生物反应器的组合方法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2.1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是指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离开设置,相对独立,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通过泵与管路相连接。

  该工艺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各自离开,独立运行,因而相互滋扰较小,易于调理控制,并且,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外,更易于清洗更换。但其动力消耗较大,加压泵提供较高的压力,造成膜外貌高速错流,延缓膜污染,这是其动力用度大的原因,每吨出水的能耗为2~10kWh,约是古板活性污泥法能耗的10~20倍,因此能耗较低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逐渐获得了人们的重视。

  2.2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起源于日本,主要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近几年,一些欧洲国家也热衷于研究和应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组件直接安排在生物反应器中,有时又称为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依靠重力或水泵抽吸爆发的负压或真空泵作为出水动力。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该工艺由于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中,减少了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并且该工艺用抽吸泵或真空泵抽吸出水,动力消耗用度远远低于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每吨出水的动力消耗约是分置式的1/10。如果接纳重力出水,则可完全节省这部分用度。但由于膜组件浸没在生物反应器的混淆液中,污染较快,并且清洗起来较为麻烦,需要将膜组件从反应器中取出。

  2.3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也是将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之中,通过重力或负压出水,但生物反应器的型式差别#复合式MBR,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装置填料,形成复合式处理系统,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装置填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处理系统的抗攻击负荷,包管系统的处理效果;二是降低反应器中悬浮性活性污泥浓度,减小膜污染的水平,包管较高的膜通量。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由于填料上附着生长着大宗微生物,能够包管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并有对抗攻击负荷的能力,同时又不会使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浓度过高,影响膜通量。

  3 MBR工艺的特点

  3.1 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MBR对悬浮固体(SS)浓度和浊度有着很是良好的去除效果。由于膜组件的膜孔径很是小,可将生物反应器内全部的悬浮物和污泥都截留下来,其固液疏散效果要远远好于二沉池,MBR对SS的去除率在99%以上,甚至抵达100%;浊度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出水浊度与自来水相近。

  由于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将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可抵达较高水平,最高可达40~50g/L。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物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提高了M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对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BOD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

  同时,由于膜组件的疏散作用,使得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是完全离开的,这样就可以使生长缓慢、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能在反应器中生存下来,包管了MBR除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研究标明,MBR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在98%以上,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mg/L。

  别的,选择合适孔径的膜组件后,MBR对细菌和病毒也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这样就可以省去古板处理工艺中的消毒工艺,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另外,在DO浓度较低时,在菌胶团内部保存缺氧或厌氧区,为反硝化创立了条件。仅接纳好氧MBR工艺,虽然对TP的去除效率不高,但如果将其与厌氧进行组合,则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研究标明,接纳A/O复合式MBR工艺,对TP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3.2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都会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中,古板的处理工艺(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而出水水质又不可包管。而MBR工艺(筛网过滤+MBR)则因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处理水量灵活等特点,而泛起出明显优势。MBR的出水量凭据实际情况,只需增减膜组件的片数就可完成产水量调解,很是简单、便当。

  关于古板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泛起的污泥膨胀现象,MBR由于不必二沉池进行固液疏散,可以轻松解决。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治理操作的庞洪水平,使优质、稳定的出水成为可能。

  同时,MBR工艺很是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3.3 解决了剩余污泥处理难的问题

  剩余污泥的处理问题,是污水处理厂运行优劣的要害问题之一。MBR工艺中,污泥负荷很是低,反应器内营养物质相对缺乏,微生物处在内源呼吸区,污泥产率低,因而使得剩余污泥的爆发量很少,SRT获得延长,排除的剩余污泥浓度大,可不必进行污泥浓缩,而直接进行脱水,这就大大节省了污泥处理的用度。有研究得出,在处理生活污水时,MBR最佳的排泥时间在35d左右。

  由上述可知,MBR工艺所具有的优越性,是目前其他处理工艺无法相比的#该工艺在都会污水或生活污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以及中水回用等方面都具有辽阔的应用前景。


信息来源:水博网